爱看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网 > 汉冠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戏

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其他的原因?”    温羡的眉头紧紧的皱起来了。    “茂先何意?”    张华深深看了温羡一眼,左手轻轻多的抚着自己的长须,说道:“长卿以为如此天下形势为何?”    天下形势?    温羡愣了一下。    “天下一统,哪来的形势?”    “天下确实一统。”    张华轻轻点头,紧接着,他的眼神也锐利起来锐利。    “然而秦灭六国,始皇帝也如你一般所想,以为秦可以千秋万代多的存在下去,结果呢?”    张华这样的一个问题,倒是让温羡不敢在回答下去了。    张华呵呵一笑,继续说道:“如今天下确实一统,然则南人与北人并非一心,此为隐患一。”    温羡轻轻点头。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北方人,作为战胜国,自然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南方人都是吴人,吴国被灭,也就是失败者,丧国之人,如何会被战胜国的人民所看得起?    然而,尊重都是相互的。    北人不尊重南人,南人自然也不会尊重北人。    这一点,从陆机陆云两兄弟到洛阳来便可以体现出来了。    陆机陆云到洛阳的时候已经是武帝太康末年,很快就赶上武帝死、惠帝立,政局动荡,“八王之乱”开始。    尽管如此,二陆却一直做官。    以陆机举例,最初为太傅杨骏辟为祭酒,迁太子洗马,著作郎,吴王晏郎中令,尚书中兵郎,转殿中郎。    赵王伦为相国,“选用海内名德之士”,以陆机为参军,后任为中书郎。    赵王伦败后,成都王颖任他为参大将军军事,平原内史,最后任之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    十五年间虽屡易其主,总算一直在做官,还跻身“海内名德之士”的行列,似乎并未遭到歧视。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长乐冯熊有段话,透露了问题的实质。    吴郡顾荣与二陆一同在洛,曾任大司马齐王周主簿。    冯熊对齐王周长史葛屿说:“以顾荣为主簿,所以甄拔才望,委以事机,不复计南北亲疏,欲平海内之心也。”    原来用人有个“南北亲疏”,实即北亲南硫。    重用吴士,无非“欲平海内之心”,做个按政策南北平等的姿态,实际上吴人疏远,不能重用。    顾荣如此,二陆当然也如此。    金谷二十四友之中,陆机陆云也一直被排斥在核心层之外的。    不然,陆机也不会对这个‘组织’如此没有归属感。    甚至想要帮助素未谋面的寒素王生了。    这不是没有原因额。    这里边还有个“正统”与“詹越”之争。    按《晋书》周处、华谭二传,周、华二人受到嘲讽后都作了严正、巧妙的回答。    如周处回敬王浑:“汉末分崩,三国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亡国之感,岂惟一人!”    意指王浑本为魏臣,魏亡而为晋臣:我们是吴臣.吴亡而为晋臣,你与我们都是“亡国之余”,何独轻侮吴人    《周处传》谓周的回答“浑有惭色”。    其实未必。    因为司马氏官方的观点,认为魏承汉,晋承魏,一脉相传,属于正统,而孙吴却是借越的、非法的。    这种争论还表现在陆机与潘岳代贾谧所作的赠答诗中。    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中提到孙吴,说:    南吴伊何膺号称王。大晋统天,仁风遐扬。伪孙衔璧,奉土归疆。    称“潜”,称“伪”,当然斥孙吴为非法。    陆机却不买帐。    在《答贾谧诗》中针锋相对予以反击:    王室之乱,靡邦不泯。如彼坠景,曾不可振。    乃眷三哲,稗入斯民。启土虽难,改物承天。    爱兹有魏,即宫天邑。吴实龙飞,刘亦岳立。    照陆机所说,魏蜀吴三国是平等的“三哲”,吴国“承天”而“龙飞”,当然合法。    这表明陆机坚决维护自己家国的尊严。    然而在当时条件下,他的抗辩只能是徒劳的。    南北矛盾,例子还有很多。    太康元年,吴平,晋安东将军王浑登建邺宫面酒,既酣,谓吴人日:“诸君亡国之余,得无感乎”    这话是对跟随孙皓投降晋军的一大批孙吴旧臣说的,显露了王浑作为征服者、战胜者的骄横之气。    南北矛盾如此,现在还好,若是到了将来,难免会成为巨大的隐患。    温羡虽然也觉得南北关系是一个隐患,但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真正的隐患,在东宫与中宫之间,非是南北。”    张华轻轻摇头。    “东宫与中宫,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但也不是没有调和的可能。”    这些年来,张华在治理国事之余,便是在调和东宫与中宫的关系。    这也是他身兼太子少傅以及将自己的儿子放在太子身边作为门大夫的原因之一。    “如何有调和的可能。”    温羡却是看的比张华要清楚不少。    “太子娶的不是贾家之女,而是王家之女,从那一刻起,中宫与东宫之间便不可能善了。”    “不一定。”    张华轻轻摇头。    “这些日子,皇后与太子不是相处得挺融洽的?”    “现在的情况,又如何能够持久?”    温羡摆了摆头,他知道,他是无法说服面前的老友的。    索性,他也不想在此处与张华争辩下去了。    “先别说这些了,与我说说你的谋算。”    张华眼睛一闪。    他知道温羡是他信得过的人,是故他也马上开口说话了。    “皇后信任老夫,故此将尚书台,将朝中大事都交于我手,然而,前几日我便知晓光禄大夫请辞告老了,光禄大夫何人,长卿岂会不知?”    光禄大夫贾模是洛阳贾氏的人,与张华相比,贾南风自然是更加信任他。    但便是如此,贾南风依然将贾模排斥在外了。    “茂先的觉得,皇后如今排斥出了光禄大夫,下一个,便是你?”    “老夫担忧的不是这个。”    张华轻轻摇头。    “我担忧的是侍中。”    侍中?    贾谧?    温羡愣了一下。    “为何是侍中?”    张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温羡一句。    “长卿,你可知道狸猫?”    狸猫?    “这侍中贾谧,还能与狸猫有联系?”    “呵呵。”    “狸猫好吃独食,贾谧岂不也是如此?”    独食?    被张华一说,温羡马上就反应过来了。    “茂先的意思是?”    “此信件不是为了试皇后,而是为了试贾谧。”    “试贾谧?”    张华点了点头。    “我倒是要看看,这个贾谧能够玩出什么花样来。”    在朝堂上矗立了几十年,这其中的生存之道,张华比任何人都明白。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现在,张华就是要摸清贾谧心中所想。    以及...    他的底牌。    “只是如此一来,那寒素岂不是被茂先牵连进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