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环境太温馨了。 温馨到东姝都不想离开。 可是,如此温馨的环境,其实是容易让人堕落,不愿意向前的。 好在,东姝一直保持着自己清醒的头脑。 七月中旬回家,下半月都在山路上来回跑。 主要还是用智脑测量一下,这么远的山路,如果需要修路的话,需要注意什么。 这一片的土地,是不是安稳。 如果开通隧道的话,这些山是不是受得住。 如果不能开隧道的话,那么就需要绕路。 不管哪一个,需要的钱都不少。 这些钱,可能足够村里的人都搬出去,在县城里买了房子,然后住下来。 但是,然后呢? 大家种了一辈子的田,有些连大字都不认识一个。 去了县城里,又能干什么? 不摸到庄稼,大家心里也没底啊。 而且,很多人其实到死也不愿意挪窝的。 大概是对家乡一种本能的怀,怎么样也不肯离开。 所以,集体搬走,并不现实。 修路才是长久之计。 虽然这大山深处,远离城市,其实自有美感。 如果保持着自己最原始的模样会更好。 但是,村里人总要生活。 所以,东姝不得不考虑着,还是把它开发出去。 路修好了,大家可以开发的项目就多了。 家里人是不知道,东姝有什么想法的。 只当东姝这可能是课业要求之类的。 家里谁也不敢多问,生怕自己不懂,再惹恼了东姝。 东姝倒是没注意这个。 每天早晚去量一下山路,白天的时候,正常帮着家里干活。 虽然家里,其实并不需要东姝去干什么。 但是,东姝觉得自己力所能及的,半点也不耽误什么。 看到东姝利落的干着活,原主mama背过又抹了抹眼泪。 大概是觉得家里没什么本事,所以才会让孩子跟着下地干活。 也不知道,孩子在外面,过得好不好,城里人有没有瞧不起他们的意思呢? 东姝在八月初的时候,跟家里说了一下,要回城里。 “我托同学帮着找了一个兼职,得提前回去赚点钱,而且我买的股也需要抛出去,还有其它的一些事,所以得提前回学校。”对于自己提前离家,东姝是这样解释的。 东姝这两个多月时间,陆陆续续往家里寄了接近一万块钱。 家里哪里舍得花,都给东姝存着呢。 原主mama有个小账本。 女儿的钱,儿子的钱,自己家里的钱,都是分开记的。 听到东姝说要去赚钱,原主mama又抹眼泪了。 她可能是觉得自己没本事,所以才让她的小囡囡得提早出去赚钱。 也不知道,大城市赚钱是不是辛苦。 听村里走出去的男人们说,赚钱很辛苦。 搬砖或是其它的,都很累。 原主mama想想就难受。 张强是知道,东姝在股市里翻手覆手之间,就是上千块的收入。 所以,对于东姝提前离家,没有意见,甚至是举双手支持的。 原主爸爸子虽然不算是沉闷,但也不是个活泼的人。 见儿子同意了,想想儿子之前是去过城市看过女儿,知道女儿怎么样赚钱,没干什么违法的事,原主爸爸也便放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