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件事袁可立也拿不准,现在日本幕府和当地大名对外国私贩船只和人员管辖的越来越紧,除了码头不允许四下乱走动,对收集情报很不利。
现在还不是打硬仗的时候,再韬光养晦忍几年,待朕准备好了有的是大战要打,留着卿卿性命,届时再为国效命不迟。”
虽然洪涛也看出来有误会,也不多做解释。袁可立独领海军,战斗力越来越强,受到的猜忌也随之增多。可以说满朝文武几乎没有不盼着他倒霉的,再坚韧的性格也难免会多想,比如说功高盖主之类的惯例。
“既然陛下提起了朝鲜,臣倒是有个事情需要禀报。根据前往日本的武装货船回报,朝鲜人可能正在和日本人暗中交易。由于还没找到确凿的证据,故而没有正式上奏。”
“多留意下辽东的变化,去年扣边建虏受了不小损失,已然从山海关外撤兵。朕以为他们除了要对付其他女真部族,很可能会加强对南边的攻势。
但他们不管从大明官方还是朝鲜炼铁厂都得不到技术支持,那就只能暗中从材料方面想办法,最容易发现和获得的,就是焦炭。
可以不大规模开发,但必须站住脚且稳固,最合适的选择就是设立海军基地。至于造价会高很多,这不是问题,海军目前的收入完全可以支付。
参谋部正在想办法收买熟悉对马藩的日本人,进一步寻找证据。如果朝鲜和日本真有暗中往来,交易港口大概率会在对马岛上,那里还没有大明私贩船停靠。”
顺便还能和岛上的少民们交流交流,啥愿意不愿意的,好好说话就是雇佣,给脸不要脸那就抓奴隶,只要往脖子上套个铁圈,干起活来比给钱还卖力气。
在长崎港发现了运输焦炭的船,基本也就确定了有人私贩禁榷物资猜测,同时也证明了日本人留意到了朝鲜生产的精钢产量和质量都有不小的突破,并打算效仿。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朕早知道朝鲜人靠不住,但没想到是去勾结日本人。此事不用太急,让参谋部慢慢想办法搞清楚,最好不要有人员损失。”
朝鲜人不可信,派遣陆战队上岸袭扰时一定要对将官们言明,不要对其太坦诚,既要防着女真也要防着朝鲜。如果出现异常,丝毫不要犹豫马上撤回海边,不许恋战。
另外还存在一种可能,焦炭是从大明境内私贩过去的。只要利润足够高,有些人连火炮都敢走私,何况焦炭。这玩意本身值不了几个钱,可是算上技术加成之后,怕是比火炮的利润还大。
不过技术泄露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焦炭属于消耗品,且用量很大,光靠私贩肯定不够。从知道怎么用到会制造之间,也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先不用太着急找到答案,严密关注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