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网 > 活在明末夹缝中 > 第三十三章:山西与蒙古

第三十三章:山西与蒙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是一场反军怀着壮大实力的目的而发生的战争。    这是一场,崇祯皇帝一心将反军掐死在河南的战争。    这是一场对于双方来将都有所预料却预料的不够好的战争。    这是一场,对于唐溪东来讲,你们打你们的我先安稳过段日子的战争。    四月。    反军与明军大战于京师地界。    反军赢少输多,总的来讲达到了目的,劫掠了财物,吸引了崇祯皇帝的目光。    四月。    唐溪东正在紧锣密鼓的加大对于山西全境的控制。    不断调派官员,鼓励商业,支持民众开荒,传授大棚种植。    兴修城池间的官道,各地兴办学校。    cao练新军,等待选拔。    在中止对于各地民众的无偿粮食供应之后,唐溪东开始实行按劳所得的政策。    开垦荒地、兴修官道、水利都需要大量的劳力。    各地开采矿产以及兴办学校同样需要大量劳力。    各城开阔商业街,规划城市区域职能,将办公区、商业区、居民区分割。    同时占领潞安之后,在了解到潞安自古就是纺织兴盛的地区,唐溪东在潞安整合人力及机械资源,开办大型的纺织作坊,在解决了劳力剩余问题的同时也扩大了手中的商业资源。    但紧紧这一切还是不足的。    唐溪东希望能够在山西看到繁华看到富足。    于是唐溪东将目光投向了北方。    如果按照道理,唐溪东应该把扩大商业的主意放在富裕的南方,吸引大量南来的商队在平阳经商。    但唐溪东很清楚此时的商业状况。    唐溪东手里除了几件稀奇的玩意,能拿出来的也只有煤炭这一点了。    但是在南方,烧煤的需求很少。    反而是在南来商队大量涌入山西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百姓辛苦积攒下来的积蓄。    这样贸易逆差带来的后果便是山西的经济总有一天会被掏空。    唐溪东需要改变这种现状。    他不能限制南来的商队,否则即便是自己手中有大量的货物也难以销售出去。    所以唐溪东要做的就是,扩大手中的商业资源。    而需求紧张的货物就是唐溪东的目标。    所以唐溪东将目光落在了北地。    落在了此时一样艰难贫困的草原上。    此时,草原对内对外都是苦难的。    天气多变,气候成灾,夏日干旱,冬日少雪却寒冷。    另外,在后金不断压迫下,连草原的霸主林丹汗都连连战败,在去岁年中的那场察哈尔大战中,林丹汗手中的实力被后金军队大幅消减。    林丹汗抛弃生长的草原,带着手下的一半军队转移到了后世的青海地区。    而草原,此时只留下自己的儿子额折。    额折还是个年轻人,有雄心却没有老练的手段。    在后金退兵之后,只能苦苦维持着草原上各个部落间的和平和尽力让子民能躲过寒冷的严冬。    严冬过去了,牛羊却死伤不少。    没有盐、没有棉布、没有煤炭、没有粮食。    额折手中只有牛、羊、马和蒙古汉子。    而这一切,正好是唐溪东所需要的。    他手中有制造罐头的工艺,他需要大量的牛羊,他手中有骑兵,他需要大量的战马,他手中的骑兵战斗力与后金相比还是差了一筹,所以他需要蒙古人能够为他卖命。    此刻后金是双方共同的敌人,有着相同的血仇。    同样的敌人能促进相同的战略盟友。    唐溪东希望能够依靠手中的盐、煤、布帛、粮食换取大量的牛羊战马和骑兵战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