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和魏甲对视一眼,也不顾别的什么,带头欢呼庆贺袁树的胜利,有了他们的带头,很快,心学门人们的庆贺声此起彼伏,并进一步带动了围观群众的庆贺之声。
程立等人进一步向前将袁树围住,向他献上真诚的恭贺之声,散布于周围的“传声筒”们也适时的挥舞起了写着“致良知”三个字的旗帜,带动周围的围观群众一起欢呼。
整个辩经赛场呼声震天、欢声雷动,所有人都在大声欢呼、庆贺,似乎获得胜利的不单单是袁树与他的学派,更是在场所有人的胜利。
所以接下来,就是理所当然的——报名申请加入一心会的浪潮。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对心学认同、支持的人的数量,第一次压过了怀疑、否定的人的数量。
袁树自然是高兴的,但是他并没有被高兴的情绪冲昏了头脑,他依然维持着警醒与戒备,因为最重要的战斗还没有到来。
现在想要加入一心会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认可心学、相信心学而加入的,所以,他必然不会接受每一个人加入一心会。
所以他依旧要求门人们对申请加入者进行面试,只有通过面试的人才能加入,而不能通过面试的人就会被婉拒。
但是也并非是不能加入一心会就会被袁树排挤出这个大团体,一心会需要一定的加入门槛,但是拜袁树为师、加入师门成为一名门生,那基本上雒阳城内的学子都有资格。
他们完全可以先加入袁氏门生群体,然后经过教学,进一步了解心学理念与理想之后,再考虑要不要加入一心会。
“当前的胜利仍然不是最后的胜利,诸君务必警醒自身,切不可盲目乐观!”
袁树在内部总结会议中如此宣称。
尽管袁树如此的警醒,如此的克制,但是在其他势力眼中,这毫无疑问是一场辉煌的胜利,基本上宣告了袁树在这次舆论风波中的胜利者身份。
别人不说,蔡邕就是这样认为的,他多次开小差前来观看袁树的讲学和辩经过程,对袁树强大的学术能力和辩论能力感到折服,更对他充足的知识储备十分敬佩。
马日磾也差不多。
要说之前他还对马融的决断有所怀疑并且后悔,那么现在他就完全没有这种情绪了,甚至还反过来成为了袁树的粉丝。
为此,蔡邕经常嘲笑他。
“翁叔,你之前不是总说马氏非常危险了吗?现在还觉得马氏危险吗?”
马日磾对此则多有无奈之色。
“好了,伯喈,你就别取笑我了,我在此之前如何能知道袁术居然如此能言善辩?我又没和他相处过!”
“只能说你远不如你的老祖宗那般的有眼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