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之前的徭役和兵役,也大为减少,大秦已经很久没有大规模征兵了,现在想要当兵,若不是特别勇武,得不到当地的举荐,根本就入了不军营。
免费的徭役早就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雇佣制,官方给你银钱让你去干活,那些个驰道便是这般修好的。
当然,也得称赞下那些个孔雀国俘虏的功劳,最苦最累的地段,都是他们修的。
可以说,一统六国后的十六年里,大秦子民的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
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子竟然还要减去一半的赋税。
等于大秦一年征收上来的粮食,便要整整少了一半。
想到这,王绾不禁疑惑道:“公子,这般减负,是不是……不妥啊。”
王绾顿了几秒,这才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说说看,为什么不妥?”子婴也不意外,这样的国策推行下去,必然会有很多阻挠。
王绾顿时拱手回道:“公子,我大秦向来以农为本,这土地税便犹如我大秦的两条腿,此时若是折损一条,岂不是自断一腿?”
他虽然不管大秦后勤政务,可大秦的根基在哪里他是知道的,公子对百姓好,他清楚,可也不能太好了吧。
作为一个老秦人,王绾虽然本身没历经苦日子,可奉旨去外地赈灾时,他也是见过民生凋敝,衣不遮体的穷苦灾民。
那时候,他还年轻,也曾想着为大秦的子民做实事,可也仅仅只敢想想,往后百姓能吃饱肚子,有一件遮体的衣服就是万世之功。
可这才过了多少年,这一次从西都轮台回咸阳,驰道之上车水马龙,王绾下榻在驿馆之时,瞧见那些个百姓的衣着和吃喝,均是不差。
若不是对于百姓乘车衣着有规定,恐怕民间攀比之风,必当奢靡不已。
若说这是过往行商才有的派头,可就大错特错,在西都时,太子扶苏便经常体察民情,带着王绾去过不少乡镇调研,兴修水利,保证良田灌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