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外面夜空繁星偶尔闪了闪,看云层应该不会下雨。
孙山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不过夜香郎依旧没有搞好茅房,隐隐约约地臭味吹过来,孙山不由地捂住鼻子。
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春风温暖,吹过来的臭味比第一场和第二场更臭了。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茅房的臭味恐怕也复苏了。
孙山摇了摇头,抹了抹清凉油,瞬间感觉好了很多,随后继续小心翼翼地烤案板。
第二天一早吃过馒头早饭后,去了一趟茅房,一阵恶臭传来,孙山恨不得原地消失。
等回到号舍,钟声响起来,很快考卷就呈上来。
第三场只考经、史、时务策,共五题。
主要考察考生对时政问题的见解和解决能力。
“策问”的题目,每一道题都是以“问”来开头,即给你一段材料,阅读后回答问题或写出自己理解。
说到策问,最出名的就是明朝的“鬻题案,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以及两个配角徐经和程敏政。
事情的原委大概是:主考官礼部尚书程敏政在第三场考试中出了道极其刁难的考题,结果是这年所有举子只有唐伯虎和徐经答上且可以称之为完美的标准答案,引来了有心人的举报,怀疑是程敏政考前泄题给两人。
此案事实扑朔迷离,过程也一波三折,成为历史悬疑案件,一直没有定论,是公是非也只能留给后人无限遐想了。
但案中的人却悲剧了。
主考官程敏政被入狱,出狱后不久也因年老体衰经不起狱中折腾黯然逝世。
考生唐寅入狱,被贬为吏,终生不能进考场,在悲惨的一生中度过。
考生徐经入狱,同样被被削去仕籍,贬为小吏,最后客死京师,年仅三十五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