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月十七日会试结束,放榜时间就要到二月二十九日。
其中间隔十二天,看似时间充裕,实则紧张。
这途中监考和阅卷官员有很多事情要做。
士子交卷后,收卷官根据考生所治经书分类然后弥封,将试卷上填写的考生姓名,籍贯,考号等的折角盖上关防印记。
之后再送往眷写官处进行眷录。
由眷写官用红笔一字不漏地抄写一遍试卷。
考官只看抄写的副本,原本则另行封存保管。
眷录好的考生试卷副本会由专门的对读官负责组织人员进行对读。
一人读红卷,一人读原卷,两人一组,必须一字一句用心对读,确保副本和原卷一模一样。
这样经过弥封、眷录、对读之后,交到考官手中的试卷可谓“三无”试卷:无姓名,无标记,无纰漏。
考生写好的卷子呈现到考官面前阅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学生卷子被“罢拙”的第一步其实是从眷录开始。
眷录官誊写卷子时,第一步先检查考生的卷子有没有避讳,有没有自述姓名身世门第,字数有没有符合规定,卷面有没有污迹,有没有不整洁,有没有草稿纸,有没有用朝廷规定的字体答卷等等。
如果这些都过关,才进行誊写。
如果犯了上面其中一个错误,就算你文采飞扬,文章写得再精彩,诸葛在世,不好意思,三年后再来吧。
所以如果考生写的文章非常离奇,特别批判皇帝的卷子,想要呈现到皇帝跟前是非常艰难。
眷录官这一关恐怕也过不了,直接被罢落。
誊写好的卷子按照治经分类,先分给同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