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洪秀才听孙讲完全过程,特别是孙山有惊无险地最后一个上榜。
摸了摸胡子,有种道不明言不尽的感觉:“你啊,运气实在太好了。”
孙山也是这样认为的,点了点头说:“夫子,我的确有几分运道。要不是圣上增加录取名额,肯定落榜。幸好遇到了好时机,这不,高中了,成为进士了。”
洪秀才嘴角露出笑容,乐呵呵地说:“从院试,乡试,会试,再到殿试,每次都能赶上最后一个上榜,这份运气,我看史无前例。呵呵,阿山,说不定将来你就算再出息,使后人津津乐道的却是这份运道。倒四元状元,你还是第一个。”
顿了顿,摇头晃脑地说:“世上之事无奇不有,想不到我身边就有阿山你这样的奇人了。”
孙山瞄了瞄洪秀才,觉得他说得好有道理。
孙山怀疑自己就是大乾的“名落孙山”,说不定以后每一个落榜生都会把他的名字念一遍。
当然孙山不希望凭这点出名,更希望能做出为民谋福祉的政绩名垂千史。
当然这些是后人的事,做人还是要活在当下。
孙山高兴地说:“夫子,那你幸运了,能认识我这样一个奇人。说不定我被后人熟知,典故中还提到你。哈哈哈,夫子,你也跟着我一起名留千史。”
李白的“不及汪伦送我情”,苏轼的“怀民亦未寝”,杜甫的“焦遂五斗方卓然”。
让不出名的人随着出名的人而出名。
说不定孙山名留千史,也使黄阳县一个小小的教书先生让后人铭记。
洪秀才听到孙山如此大口气地说话,无语了。
真会顺着杆子爬上来,一点也不谦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