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28章 成为自己的坐标系

第328章 成为自己的坐标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抬头,看到时钟已经指向了10点钟的位置。这是门也被敲响了,打开了,是张潮,拎着两大袋的宵夜,身后还跟着来帮忙的双学涛,同样手里两袋宵夜。

王安亿忙道:“大家都歇一歇,来吃宵夜了。”

众评委都放下手中的笔和稿件,纷纷伸了一个懒腰。

王安亿没有着急去拿宵夜,而是笑眯眯地问道:“你写完了?”

张潮道:“写完了。好久不写粉笔字了,乍一写还挺累的,所以慢了点。”

王安亿道:“等会我先下去看看?”

张潮露出灿烂的笑容道:“成啊,反正也没什么好保密的,本来也是要给大家看的。就是看了别笑话我就成,好久不写这些小文章了。”

王安亿走到窗前,像几个小时前的赵常田一样伫望楼下比赛场地里三块黑板,这时候已经可以隐约看到黑板被白色的小字填满了。

出了一会儿神,王安亿才道:“这就是你失望之处吧。”

张潮站在她的身边,点点头道:“是啊,这么明显的暗示,竟然一个学生也没有看出来。其实我本来不用做这个‘迟到的参赛者’的。”

赵常田气呼呼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你当谁都像你一样是‘孙猴子’,菩提祖师打了三下脑袋就知道怎么回事吗?”

张潮回头看了他一眼,笑嘻嘻地道:“我觉得他们当中有人想到了,但是谁都不敢真的把稿件写到黑板上去。”

王安忆轻轻用手摩挲着母亲留下的镯子——这是她改行写作时母亲赠给她的——她道:“当年母亲对我说过,玉碎瓦全,不如瓦碎玉全。可现在的孩子,既不敢碎玉也不敢碎瓦。”

窗边的谈话也引起了其他评委的注意,阎连科捧着一碗豆花走了过来,含混不清地道:“想得到,不敢做,那比没想到的还不如。

聪明而没有勇气,是成不了好作家的。”

王安亿悠然道:“我们是不是对这些孩子期待太高了一些?说到底,他们也才十八九岁。想想看,我们十八九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说到一半,忽然瞥到了张潮,见他一脸坏笑,连忙道:“你除外!——我们十八九岁的时候哪儿知道什么是文学啊。”

张潮刚想装个逼,被王安亿一句话憋了回去,顿感五脏不通。

赵常田笑道:“别人这么说可以,你这么说,你妈妈可不答应。”

王安亿的母亲是茹志娟,至今高中语文课本当中都有一篇她的《百合花》,风格清新、俊逸,是以女性视角叙写革命战争的佼佼者。

王安亿闻言一笑,道:“我十八九的时候还真没有文学梦,那时候我刚考入文工团,在拉大提琴……”

阎连科喝完豆花了,接话道:“你还能拉大提琴,至少是个艺术活动,我是在家里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

话没说完,身后又有一个声音响了起来:“你那还是在家里。我们可苦咯,从河北去了东北做插队知青。那可是北大荒啊,冬天最冷的时候,去外面上个厕所都要带根棍子……”

几人转头一看,是肖复兴。他刚吃完油条豆浆,红光满面。语文老师出身的他可以算是“全中国中小学生最熟悉的作家”——因为作品被选为阅读题太频繁了。

不过他最有名的,似乎是读初三时写了一篇叫《一幅画像》的作文,被叶圣陶逐句精批细改过……

张潮看着这些聊得热火朝天的前辈作家,心里忽然明白他和今天许多年轻作家最大的不同——那就是生命力!

茹志娟写《百合花》时,未必料到女儿会扛起寻根文学的大旗;肖复兴在北大荒冻土上敲冰取水时,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千万中学生的阅读题梦魇。

更不要说于华、默言、贾平娃……这些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坚力量,几乎没有哪一个是从小立志要当个作家的。

可他们偏偏在年轻时就写出了比现在年轻作家更有朝气、更有信念的文字。

“走,我们看看你的‘参赛文章’去!”这时候一个评委道。

张潮回过神来,发现大家基本都吃过宵夜了,一个个精神抖擞——不过显然没有马上回到座位上的兴趣,而是都走向了窗边。

张潮灿烂一笑,道:“好!”

几分钟后,评委们和张潮都站在了黑板前。三块黑板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凝神思索——

「当黑板归于空白时,你们看见的是失去坐标的惶恐,而我看见的是三千年来中国文学最深的困境。」

评委们互相看了一眼,都感受到张潮文字里那强大的压迫力——

「《诗三百》的编纂者删去九成歌谣,孔子称“思无邪”,实则划定了文明的河道;唐宋八大家革新文体,却在后世成为新的枷锁;新文化运动砸碎文言,可白话文的自由很快又陷入不同的窠臼。每一次打破规则的努力,最终都会凝结成新的规则,这不是文学的轮回,而是人性的怯懦——我们总在创造偶像,又跪倒在偶像脚下。

今天我擦去的不是比赛条例,而是一面照出恐惧的镜子。那些往届获奖作品本应是阶梯,却被你们当作了牢笼。当黑板空无一物时,真正的考题才浮现:在失去所有参照物后,你是否有勇气成为自己的坐标系?」

「因为所有伟大的文学,本质上都是对传统的“颠覆”。」

赵常田没有看完文章,而是默默转身,只留下一个苍白、瘦矍的背影——

张潮不是「新理念作文」“迟到的参赛者”,而是“送葬人”;这篇文章,当然也不是温情脉脉的鸡汤文,而是一篇檄文,也是一曲挽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