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不会是张潮在逼宫!”南大中文系教授王斌斌的课堂上,一个学生猜测道:“他大概以为一直播,您就不敢提难题了?”
王斌斌教授刚给学生讲完一节“当代文学”课,还剩下一点时间和学生自由交流,一个同学就恰好问到了他马上要去燕大给张潮做毕业答辩的事情,还没有等他回答,另一个学生就抢答了。
学生听到同学的猜测以后,不免起哄,一个学生接茬问道:“王老师,那您给张潮准备了什么刁钻的问题?”
王斌斌道:“我认为,只要在人类知识已知的范围内,就没有‘刁钻’的问题,只有准备不充分的答题者。我这次去燕大,也没有做特别的准备,其实我也希望张潮能表现好,毕竟我前两年还夸过他的嘛!”(见第30章)
又有一位同学促狭地夸道:“那您真是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王斌斌在上次的“张白之争”中也没能独善其身,虽然发言比较中立,但博客评论区也被网友们冲烂了。
王斌斌被说的老脸一红,不过他一向和学生亦师亦友,倒也没有计较,只是温言道:“复大那边我不清楚,但至少我不是奔着为难张潮去的。既然张潮选择了这种方式,那肯定希望是希望展现自己的风采,太平庸的问题不是他所期望的。
我认为这次直播很有意义,可以让大家看到张潮作为青年作家,他的学术修养究竟如何。他表现得好,我们学习;他表现不好,我们警醒。
所以这次直播你们都要看,我会向系主任申请,到时候专门拿个教室用投影播,想看的都来!”
教室里顿时爆发出欢呼声!
同样的欢呼声,也从一家名为“PPStream”的视频网站办公室里传出。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拿到了张潮此次答辩的独家网络直播权!(PPS谁还记得?)
2005年被称为视频网站元年,与“优酷”“土豆”主打视频点播不同的是,PPS利用p2p技术,走直播路线。
但是刚刚起步的PPS媒体资源匮乏,目前还只能通过“转播”聚合国内外电视台的内容来吸引用户,这在版权方面自然是有很大风险的。
这次能拿到张潮答辩会的独家网络直播权,无疑是一个实现快速扩张的契机。张潮的话题性和流量体质,早就无需再证明了。
CEO许伟峰在欢呼过后下令道:“洪禹,你带人开始测试直播设备,到时务必要呈现出最好的画面效果;
雷亮,我们现在的服务器到时候可能会不够,买来不及了,马上找亚马逊再租一些……
广告组也要跟上,既要见缝插针,但不要影响观看体验……大家努力,我们PPS能不能一举破圈,就看这次的直播成不成功!”
传统媒体当然不会缺席,不管是和张潮关系尚好的《中华青年报》《读书报》,还是关系“一般”的《南国都市报》《新燕京报》,都刊登了张潮要进行答辩直播的消息。
而负责直播的媒体,正是主打科教的CCTV10。这个频道为了张潮,打破了从来不直播的先例。
整个高校圈,文学界,甚至媒体界,从来没有为这么一个学生的毕业倾注如此的关注度!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2006年6月5日,张潮的答辩日,就这么悄然而至。
(晚上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