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作家就不一样了。我们本来就是一群善于隐忍,精于谋划,然后敢于把想象实现的人。
所以艾米才会一步步把尼克引向由她编制的深渊……还有《大医》,我虽然没有看完,但是你选择三个医生做主角,想要医治的,恐怕不止是人类身体的病痛吧?”
张潮原本以为他就是说一句的事,没有想到竟然这么“有理有据”,这下不能随便敷衍了,于是认真地回答道:“我一直认为人物的核心是‘身份’。现实当中我们也是按照身份去行动的,不同身份下,性格、言行都会大为不同,甚至相互矛盾——这也是人物复杂性的来源之一。
而构成身份的要素包括了家庭、职业和社会三重。所以职业,确实是构思人物的发起点之一。
——感谢你对我的的认可与研究!”
菲利斯高兴地问道:“太好了。不过我还有很多疑惑,不知道能否对你进行一次专访?哦,用不了太多时间,1个小时就行!”
张潮:“……”天底下果然没有白拍的马屁。据说刘振云老师就特别善于这一手……只不过他常常是用在损人上。
“听人的耳短”的张潮只能无奈地道:“我过两天就要回国,你要来的话尽快。”
菲利斯高兴地道:“我今晚就发邮件和你确认时间!”身为《波士顿日报》文学专栏的作者,能约到张潮这样的大热作家访谈,当然对巩固自己的位置大有帮助。何况张潮后面还连接着至少两家美国大型出版社,如果能让其中一家因此注意到自己……
菲利斯一边想着,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看得同桌的迪亚斯目瞪口呆,内心懊悔不已。自己要是也有菲利斯的口才,邀请张潮去任教的纽约大学讲一次课多好——听说张潮对讲课这个事“有瘾”。
几人闲聊间,台上又拍出去几个藏品,多数都是画作,价格最高的是一尊造型抽象的雕塑,像是一只鼻涕虫被日本绳艺大师来个一个龟甲缚,接着被泰森戴着钢拳套一下砸在正中心。
不过就这么个玩意儿,被拍出了3万美金的高价。
接下来就是伊万卡珠宝品牌的设计师签名首饰拍卖——这个设计师,其实就是伊万卡自己。这个品牌也是今年刚刚成立的,这场拍卖会更像是特地为宣传这个品牌而举办。
珠宝的起售价明显就高于前面的艺术品,第一条蓝宝石项链的起拍价格就超过了5万美金,每次竞价不少于3000美金。
苏珊问张潮道:“艺术品你说看不懂,珠宝你也不感兴趣吗?”
张潮撇了撇嘴,嫌弃地道:“要买直接去珠宝店买不就好了,拍卖会上买不是当冤大头吗?”
桌上众人刚要笑,背后传来了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你可真是刻薄。”
张潮转头,发现是一个栗色头的白人女性,高高的颧骨和薄薄的嘴唇显示出一种锋利的个性。看到张潮注意到自己,她把下巴扬了扬,自我介绍道:“戴纳·舒茨,专门画你说的‘看不懂的画’。
刚刚台上第四幅就是我的作品,不过恐怕你并没有注意到。”
张潮微笑道:“我确实对现代的绘画艺术知之甚少,也无法理解那些色块之间究竟用了哪些逻辑来组合。不过我想既然有人愿意花上万美元来买你的画,说明它们确实有其价值所在。”
戴纳·舒茨显然不满意这个答案,继续问道:“你们似乎认为画家有这样的收入并不公平?既然你不了解现代绘画艺术,那下这样的结论可真是自大啊!”
张潮闻言把身体往椅背上一靠,露出了刚刚发表这个观点的约书亚·菲利斯——这句话又不是他说的,没必要替别人扛雷。
约书亚·菲利斯顿时尴尬不已,只能解释道:“我说的是第一幅画,《下城区的凌晨》……”
这时候戴纳·舒茨旁边一个年轻女性露出脸来,平静地对菲利斯道:“我就是莎拉·福克斯。《下城区的凌晨》是我的作品。
刚刚听你说你侄女画得比我更好,是吗?”
菲利斯现在恨不得用线把自己的嘴巴缝上,天底下就没有背后说人被抓现行更让人尴尬的了。
不过两位女画家显然对约书亚·菲利斯这种小角色不感兴趣,挤兑了两句以后又把目标放在了张潮身上,戴纳·舒茨有些挑衅地道:“家的妒忌心都这么强吗?”深深的眼窝后面,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张潮。
张潮内心暗叹一口气,这是不接招也不行了,于是答道:“也许和你们画家有那么一点点不同。”
戴纳·舒茨和莎拉·福克斯没有言语,目光锁紧张潮,想听他说什么。
张潮道:“我们写的,要想赚到1万美金,按照美国的版税计算,要有2000个到3000个读者掏钱购买我们的作品才行。
但是至少有几十倍于购买者的读者,曾经从不同渠道看到作品的简介,甚至在书店里翻完了的前面几十页、上百页,这样才能产生这2000-3000个愿意掏钱购买的读者。
而现代画家的画,似乎只需要征服某些特定的人就可以了,是吗?”
话刚说完,戴纳·舒茨和莎拉·福克斯脸就憋得通红,但却无法反驳,只能重复说着两句话:
“太无知了!”
“太粗鲁了!”
张潮没有理会两个年轻的女画家,转头继续看台上的拍卖会了。如果说有哪种艺术形式比先锋流派的更“不靠谱”,更依赖职业艺术评论家,那肯定是现代绘画艺术。
倒不是他们画得不好,而是这种艺术形式已经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群众的欣赏基础,也就失去了在大众市场流通的可能性,进而成为一种自娱自乐的精英玩物。
但被视为现代绘画艺术的源头那些画家——不管是梵高,还是葛饰北斋,无论是生前一幅画没卖出去,还是靠画作致富,创作的出发点都是为大众服务,希望自己的画能被哪个来画廊闲逛的普通市民看上,买回去挂在家里的墙上。
他们画作中那些启发了现代绘画者的部分,并不是他们的本意,甚至不是他们创作的重点。
而大部分的现代绘画艺术或者造型艺术的创作者们,已经不考虑作品是否能让大众接受并喜欢,而是着力于教育大众,甚至刺激大众。
至少张潮并不想在文学艺术上走得这么远,当然会对这样的表达态度敬而远之。
到这时,张潮已经对今晚的活动感到厌倦了,反正想看到辣个男人的恶趣味已经满足了,对拍卖品他并没有什么兴趣,于是低声问苏珊:“这种活动一般什么时候开溜比较合适?”
苏珊道:“一般等晚宴开始以后,你不想和人社交的话,就找个机会去卫生间,然后再离开。这样比较自然,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张潮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于是又等了半个小时,终于拍卖会结束了。一共筹集了100万美金出头的善款,其中的大头都是伊万卡的珠宝贡献的。
「免疫缺陷关爱基金会」的代表上来表达了感谢,又讲了几分钟。
很快场地的灯光亮了起来,这时候张潮才发现原本身后是一片空白的场地,此时已经摆满了各种西式自助餐,许多身着小礼服的侍应生端着盘子正在候场。
张潮心想终于结束了,与众人站起身来热烈鼓掌,然后就想往卫生间走。
没想到刚刚转身,就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了:“你这是要回去吗?就不想和大家讲两句吗?”
张潮转身一看,正是伊万卡这位金发碧眼的高挑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