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一旬。
何欢就书院、小樊楼、院子里,三点一线的生活。
日子虽然没有什么乐趣,但胜在平淡,惬意,洒脱。
而他的名声随着皇城司的宣扬,已经彻底地响彻了临安城内外,甚至还有向临安外扩散的趋势。
城外庄子上的那些孩子,也得到了临安城内外很多人关注,时常有人去庄子上探望那些孩子,献爱心。
其中不乏名流,也不乏达官贵人。
长寿宫使,以及他的一众党羽,还有门生故旧,在这段时间内也被一并抓获。
因为这件事牵连了足足上百人,加上皇城司宣扬的厉害,竟一度让一部分人忘记了朝廷正在跟金人作战。
反倒都热心的关注起此事。
宗束等人也不例外。
书院学舍内。
在应付走前来传授四书五经的先生以后,宗束将帽带扔到脑后,转过身,趴在何欢的书桌上道:“你们听说了吗,今日为了如何处置长寿宫使的事情,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宗束的父亲宗颖如今在兵部任职,是兵部郎中。
借着其父宗泽留下的福荫,在兵部吃的很开,虽然实职不高,但有资格上朝参政议政。
宗束作为他的独子,也能从他口中听到一些常人一般打探不到的消息。
张宗益这个时候也趴了过来,点头道:“我也听我祖父说了,刑部和大理寺的意思是将长寿宫使斩首示众。
但政事堂的人却觉得长寿宫使对大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理应留他一命。
何中丞不敢苟同,当庭驳斥了政事堂的意见。
有赋闲的重臣出面,又驳斥了何中丞的意见,说何中丞、刑部、大理寺对他们这些老臣有意见,所以想要他们的性命,弄得何中丞无言以为。”
刘伯震坐在远处,思量着道:“照你说的,政事堂的人和那些赋闲的重臣如今占上风?”
杨付笑着道:“他们占上风有什么用,这件事到底如何处理,还是官家说了算。”
其他人闻言,都深以为然的点头。
交往了一旬多了,在这一旬中走动的又频繁,所以大家已经处出了不错的交情。
当然了,宗束等人是很早就认识,并且结为了朋友。
是何欢要融入到这个集体,跟他们成为朋友。
看着大家说话都围着自己,何欢觉得自己这段时间陪着他们天天往小樊楼跑,没白跑。
他并没有刻意的去谋划,但因为秦埙事,加上他名声越来越大了,大家都下意识的把他当成了这个圈子的中心,这很好。
“所以官家怎么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崖山请大家收藏:()崖山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