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网 > 重生农家明月 > 【0184】地震

【0184】地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凌月给师父送完饭也没久留,拎着篮子就钻进了芦苇dàng)。    她想进去捡点野鸭蛋,mama做的咸鸭蛋非常好吃,蘸着里面流出来的黄油就能吃一个馒头。    虽然她还是怕水蛇,现在不是有法宝流星指在嘛!    要是敢往她边凑,一指头给它电晕。    外围经常有人转悠,不知道被扫dàng)了多少回,凌月一直往里走了十多分钟,才发现一个野鸭窝,里面躺着七八枚野鸭蛋。    窝里留个两三枚,总不能给一窝端了,要保持生态平衡,剩下的都被她捡进篮子里。    就这样走走捡捡的,凌月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深,反正篮子里的鸭蛋越来越多,到后来已经满了,少说也得有上百枚。    还顺便捉了不少鱼,用芦苇杆把鱼鳃穿起来挂在篮子边上。    这里的鱼因为生活在浅水里,所以长得都不大,最大的也就十多厘米长,不过却质细腻呈半透明状,比河里的鱼要美味。    越往深处去,里面的野鸭蛋就越多。    野鸭窝离不多远就有一个,凌月觉得这里应该是一个野鸭群的栖息之处。    看到这么多的野鸭蛋,自然舍不得放过。    篮子放不下了,就把篮子收进戒子空间里,再捡了鸭蛋也都收进空间里。    一边捡鸭蛋,眼睛还一边防备的看着四周,就怕出现水蛇。    直到把这周围的鸭蛋捡完,戒子里差不多也有两三百枚,凌月觉得差不多就收了手。    虽然每个窝里都留下了两三枚,但也要给野鸭留出修养生息的空间,所以捡完这些今年她就不打算捡了。    这么多的野鸭蛋都腌起来的话,等腌好后亲戚朋友的每家给点也够了。    凌月顺着自己进来时留的记号原路返回,记号是用几根芦苇在一起打个结,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很好认。    没费什么功夫就出来了,而且出来的时候感觉要比进去的时候快。    找了个水清的地方,洗干净腿和脚,然后找了些大的苘麻叶子盖住篮子里的野鸭蛋。    为了掩饰自己的戒子空间,凌月分了三次把这些野鸭蛋拿回家。    三百多枚野鸭蛋放满了家里的竹筐和篮子,把吴秋玲给惊的呆住了,这也太多了。    村里也时常有人去芦苇dàng)里捡野鸭蛋,但能捡十几个就算多的了,没想到凌月竟然弄了这么多回来。    忙问她是不是往深处钻了,她就怕深处有什么危险。    凌月撒了个谎,跟mama说是和师父一起进去玩的,看到这么多的野鸭蛋就顺便捡回来了。    还捉了不少鱼,得有三四斤,这小鱼多刺少,炸五香小酥鱼最是好吃。    听了凌月的话,吴秋玲这才放心,叮嘱她以后千万不要一个人去芦苇dàng),里面也不知道有什么,从来没有人敢往深处去过。    凌月心说,里面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可怕,只不过大家对于太荒芜的环境心里比较紧张。    而且里面反倒比外面更好玩,因为能看到各种水鸟,听见各种优美的叫声,那清澈干净的嗓音,能瞬间洗涤心灵。    今天凌月还见到几只长腿长嘴的鸟儿,羽毛是黑白色的,嘴巴是黑色的,大长腿却是红的,停在芦苇dàng)的水里面捉鱼吃,看见凌月也不怎么害怕。    凌月也不认识这是什么鸟,因为是第一次见到。    后来想想,应该是鹬蚌相争里那个鹬鸟的一种,毕竟动物世界还是看过的。    吴秋玲把小鱼接过来,让凌月去休息,说晚上的饭她来做,孩子忙了一天了,她当妈的也心疼。    凌月去睡了一小觉,醒来后就展开自己的画图册,画了几张服装设计图。    都是带点港风的女士衣裙,和男士t恤以及老板裤太子裤。    其实二三十年后再回过头来看八.九十年代港风的衣服,还是很好看很酷的,简直百看不厌,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风。    这一画就画上了瘾,又画了几初秋的服饰,像衬衣,风衣,夹克之类的。    画好后,把图册收进戒子里,这儿可是最保险安全的地方。    mama也已经把小鱼都给清理干净,用葱姜和盐以及五香粉腌渍起来。    正忙着用两只大盆清洗野鸭蛋上面的污垢,已经泡了一大会了,用干净的抹布一擦洗就洗的干干净净。    mama腌制的咸鸭蛋不是那种用泥巴包裹的,而是自己熬制的盐水,里面放着花椒大料,这个叫料水。    鸭蛋洗干净晾干水分放进缸里摆好,把凉透的料水倒进去没过鸭蛋,腌上二十多天就可以吃了。    这个时候的鸭蛋不咸不淡,吃着正好。    不过要想吃流黄油的那种,要腌一个月左右才行,冬天的话因为气温比较低要四十天才能冒黄油。    晚饭mama做了炸小酥鱼,还酥了几个茄子,用蒜泥和醋加点黄瓜丝辣椒油一绊,酸爽开胃。    还煎了些韭菜盒子,做了个简单的玉米面粥,好吃的大家都停不下筷子。    饭后小霍盛来找凌月,还拿着一把手电筒,拎着个装了点水的罐头瓶子。    准备练武回来时,顺路去捉知了猴。    小霍盛知道,凌月喜欢吃这个!    所以手电筒和电池一早就准备好了。    每年地里的玉米苗长到一尺多高的时候,正是知了猴上市的季节,一直持续一个月左右就会下去。    不过知了猴最旺盛的季节也就前半个多月,后面会越来越少。    这几天白天,已经能听见知了蛰伏在树上嘹亮的叫声。    傍晚后,村里的屋前屋后,村周围,只要有树的地方,就会有人开始在那里捉知了猴。    凌月怕一个罐头瓶不够,又从自家也拿了一只,装点水用绳子把瓶口系上。    她和小霍盛练武回来的时候,边往回走边用手电筒往路两旁的树上照一圈。    路两边差不多都是柳树,是知了猴最喜欢的树木。    小霍盛不时的从树上捏下来一个,放进罐头瓶里,每捉一个,他嘴角的笑意就大一些。    为了节约时间,凌月提议两人分开,一个在路左边的树上捉,一个在路右边的树上捉。    只有一把手电筒,小霍盛把手电筒给了凌月。    凌月的眼睛比x光都厉害,哪里还用得着手电筒,又还给小霍盛,对他说自己的视力好用不着。    其实不少人家是不舍得给孩子买手电筒捉知了猴的,因为一个手电筒要好几块钱,一节电池也要五毛,一个手电筒最少要用两节电池,也就是能用几个夜晚,太浪费了。    所以孩子们为了捉知了猴满足自己的口腹之,就想办法照明。    有的用蜡烛,有的用自制的火把,不过蜡烛一见风就会被吹灭,火把也燃烧不大会,更多的人就是借助月光和两只手在树上摸。    凌月有异瞳,看东西比白天都清楚,两只眼睛跟探照灯似的,往树上一瞄,一个也逃不过。    边走边捉,有的一棵树上能捉到七八个,真是过瘾。    至于爬到高处够不着的,她就用棍子往下戳,掉到地上再捡起来。    路上还遇到好几拨捉知了猴的孩子群,大人捉这个的不多,这是孩子们的最,就像过节似的,又能玩又能打牙祭。    路边的玉米地凌月也没放过,顺便瞄了几眼,没想到还真不少,有的玉米棵叶子下面都藏着好几只。    快到家的时候,凌月的罐头瓶里已经装的满满的了。    这一瓶子差不多能装两百来个,清洗一下用盐水泡一夜,够炸一大盘子的。    小霍盛献宝似的把自己捉的知了猴拿给凌月,可一看她瓶子里的竟然比自己的还多,瞬间垂头丧气。    他才捉了大半瓶子,比小月的足足少了三分之一,丢脸的是,自己还用的手电筒,而小月却是黑灯瞎火的用手摸。    这么一比较,自己好像笨的!    凌月看他那副气馁的样子,忍不住扑哧笑了。    心想你这怎么能跟我一样,我可是开了挂的。    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安慰的说。“别丧气了,我那边的树上比你那边的树上多。再说,我视力好,你捉的也不少,明天继续努力。”    得到安慰的小霍盛眼睛这才亮了起来,把罐头递给凌月。“小月,你喜欢吃,都给你!”    “哎呀,那我也吃不了那么多呀!这样吧,今天的你先拿回去,明天再捉了给我。听说你外公也很喜欢吃,拿回去明天给他下酒。再过几年他年纪大了牙口不好了,想吃外孙捉的知了猴都吃不动了!    小霍盛想了想点点头。    “那好吧,今天的先拿回去给外公,明天捉了给你!”    “乖,真听话!”凌月捏了捏他滑溜的小脸蛋,笑着目送他回家。    回到家,凌月把知了猴用清水洗了几遍,然后放在盆里用盐水腌上,明天早上就可以吃到油煎金蝉了。    凌月觉得油煎的比油炸的要好吃,油煎的时候用铲子把知了猴一个个的压扁,吃起来酥脆焦香又极入味,越嚼越香。    一个地方一个饮食文化,在其他地方,知了猴泛滥成灾估计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吃。    过了会儿凌爸也回来了,没想到他竟然也去捉知了猴了。    凌爸出去的早,捉的比凌月还多,快两罐头瓶了。    他知道孩子喜欢吃,前两天还专门悄悄的买了手电筒和电池。    往年手里没有余钱,都是黑灯瞎火的用手摸,每晚也就是摸几十个。    有了手电筒就是不一样,照到树上看的清清楚楚,可比他以前用手在树上瞎呼喇强多了。    凌月心想可惜没有冰箱,有冰箱的话可以把知了猴储存起来,等到什么时候想吃了再吃。    第二天早晨练武回来,还没进院子就闻到空气中焦香四溢的煎知了猴的香气。    凌月美美的吃了一顿早饭,又跑山上给她那个便宜师父送饭,老头儿也是个吃货。    看见煎的焦香酥脆的知了猴,手都顾不得洗,捏了就往嘴里放,边吃边说着好吃,真香,要是再来点小酒就更好了。    从中午开始,凌月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    黑子一直烦躁不安的哼哼,不时地原地转圈圈,就连家里的鸡都有些异常,下没下蛋的都咯哒咯哒的瞎叫。    动物出现了异常,就连压出来的井水都比平时浑浊,凌月觉得这很可能是地震的前兆。    晚上临睡前,她跟爸妈说,今天晚上恐怕会有地震,最好还是去防震棚子里去睡。    凌爸和mama听了,忙抱起被褥和单铺到棚子里。    棚子里一直都是干净的,所以直接可以入住。    mama还把她觉得重要的一些东西都搬到棚子里,塞进底下。    是用厚木板和石头垒的,结实。    mama忙完这些,又拿出一捆干艾草点着,放在棚子口熏蚊子。    凌爸又跑堂屋去,跟爷爷说了声,让他们也都搬进棚子里睡心里踏实,万一晚上地震该慌手慌脚了。    说完又骑上车子,去孙菜园子给姥娘说一声。    凌月也抽空跑了小霍盛家一趟,看着苏洁姑姑和小霍盛的外公外婆忙着往棚子里抬收拾东西,就回来了。    爷爷和小叔姑姑都睡进了棚子,不肯信,非要在屋子里睡,冯英也宁愿带着俩宝睡在屋子里,才不去外面喂蚊子。    说他们就是瞎紧张,要是真的有地震广播上怎么不说。    他们不愿意出来,总不能把他们给一个个的抬出来。    爷爷说不用管他们,反正命是他们的,他们不想活谁也挡不住。    不知道是因为担心会地震还是什么,爷爷和凌爸就坐在棚子里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    凌月倒是躺下就睡了,就连夜里地震晃动了一会都不知道。    直到一声震耳聋的惊雷霹雳咔嚓突然划破夜空,才把她给惊醒。    她揉了揉眼睛坐起,看见爸妈都没有睡,或者是睡着又被惊醒了,就坐在上看着院子里,棚子外面正哗啦啦的下着大雨。    凌爸忽然有些不好意思,收回目光把脸扭到一边,吴秋玲倒是还在看着,不过脸上是一副震惊又忍笑的表。    凌月好奇的扭过,顺着mama的眼神往外一看。    我滴个妈哎!    真是辣眼睛!    她这是看见了什么哟!    就见雨幕中从屋子里冲出几个人,打头的那个是孙巧珍。    光着脚,披散着头发,下面穿着一条花裤衩,上面什么也没有穿,干瘪的像两只布袋,随着她的跑动甩来甩去,嘴里一边惊慌失措的喊着。    “地动了,地动了!”    凌月从来不知道,老太太还能跑这么快!    是不是因为上穿的少,减少了阻力,才会有这么快的速度?    紧随其后的是冯英,她上穿的就比老太太好一点,至少上面穿了个小花坎子。    只是那坎子太短,堪堪到肚脐上面,而且又肥,两只气球被来回的甩动,下面的花裤衩比老太太的还要短。    也是光着俩脚丫子,拼了命的往这边疯跑。    嘴里喊着,救命,地震来了!    还是个当妈的呢,一点也不管后一丝不挂浑光溜溜的俩宝。    俩个小的估计被吓得不轻,可着嗓门嚎。    “妈,等等我,我害怕……”    老太太一冲进棚子,就被老爷子劈头盖脸的骂了几句。    意思是不听劝还往外跑啥,就待在你的屋子里多好!    你跑出来就跑出来吧,也不知道多捞件衣服穿上,孩子们都在这里,看见了像什么样子!    后面老爷子没再说,而是披了件蓑衣去院子里站着了。    儿媳妇穿成那样,他一个做公公的咋还能好意思在棚子里继续待着。    凌爸把爷爷叫进凌月家的棚子,然后他和老爷子一张,让吴秋玲带着凌月和小雪一张。    特殊况,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而且吴秋玲知道可能会地震,上一直穿的整整齐齐的,就连睡觉都没有脱掉。    两张中间还有一道布帘子,一拉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爷爷那边的棚子其实比凌月家的要大出三分之一,当初凌爸搭建的时候就考虑到还有冯英她们娘仨,就搭的大一些,可以多放一张。    中间也能拉个布帘子,只是老太太和冯英根本不相信会有地震,所以一点准备没有,跑出来的时候跟没穿衣服差不多。    老爷子为公爹,当然不好意思同处一棚。    没一会,地面又震了几下,随之就安静下来。    不过大人们都担心的没敢再继续睡,只有不知愁的孩子继续呼呼睡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