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真是马奎自找的,要是他不来这么一出,直接把这事一上报,杨阳还真拿他没办法。 毕竟他们确实是抓住了杨阳他们的把柄。 现在既然他主动站出来了,还拿这事来要挟杨阳,那就好办了。 把这种阴私的事只要摆到桌面上来了,也就给了杨阳应对的机会。 杨阳就选择了最简单直接的。 就这光棍的态度一摆出来,话撂下了,就看你马奎还敢不敢赌这一次。 不当场把马奎给镇住,否则明天马奎让张干事一上报学院,那就坏事了。 毕竟其他办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到时候学院处分通知一下来,杨阳就算想再多的办法,这处分也背定了。 实话说杨阳还真不信马奎敢赌这一次! 耍惯了阴谋诡计的人,平时老是想着靠阴谋诡计来应对事情。 久而久之胆子也小了,凡事都瞻前顾后,成不了事。 杨阳也很清楚,暴力威胁也只能解决眼前这次危机。 经过这次的事后,马奎往后也不会在表面上做文章了,只会缩在暗处在背地里下刀子。 杨阳也没指望这一次威胁就能彻底摆平他,总要找机会彻底踩死他才安心。 这需要时间与时机。 ........ ........ 那一晚之后,马奎的小动作暂时消停了下来。 章帅他们担忧了好几些天,也没有等来他们被处分的消息。 虽然对这个情况一头雾水,不过过了十多天后,他们也渐渐忘了这件事。 三零三的学校生活恢复了平静。 同时公司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在津大诚信捐款事件里,通过全国媒体的报道,公司也算有一定的知名度了。 在广告效应这方面,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业务员跟客户一提起公司名,许多人都很有映象。 一些脑子灵活的,谈业务都随身带上一沓报纸。 见到客户就先丢出一沓报纸介绍公司,之后再谈业务,往往无往不利。 都上全国报纸新闻了,媒体都说他们是良心企业,公司还能不靠谱吗? 业务员介绍完公司,这单业务大概就成了一半了。 公司业绩也因此有了大幅度跨越式增长,不单单是津城这边,这事对川省公司那边也有不小助益。 除了广告效应之外,最重要还跟津大达成了合作关系。 杨阳对这一点非常重视,对与津大的后续合作事宜非常关注。 在杨阳的要求下,公司在十一月底与津大进行了第二次合作。 帮助学校解决贫困生勤工俭学的问题,一次性招了三十名贫困生进入公司做兼职。 杨阳深知像津大这种高校都是什么脾性,平时都是眼高于顶非常傲娇的。 跟学校维护关系这方面,金钱的作用还真是微乎其微。 你企业单位跟学校一次捐赠几十万,还不如平时通过帮着学校解决一些切实的困难,维护好关系来得有用。 这关系不就是从一次次合作中建立起来的嘛。 而且杨阳他们公司还打着关爱大学生,探索与学校合作双赢新模式的名头,更是挠到了津大的痒处。 这样一来津大怎么可能还会拒绝? 杨阳这步棋还真是走对了,摸准了津大这种名校的脉搏。 津大对杨阳他们公司这种关注大学生群体,并且愿意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生活困难的行为表示了高度的赞赏。 薛文霞回来汇报的时候,说津大校方这次负责接待她们的领导,态度都比上次热情了许多。 没想到这事没过几天,在十二月十号的时候,还有意外之喜。 津大比杨阳他们公司还积极,作出了一点成绩就想着要大肆宣传一下。 早上八点公司就接到了校方的电话,说要公司这边配合宣传一下。 公司自然是满口答应,这种好事怎么可能会拒绝? 这也是沾了南大的光,津大南大两所名校就在一起,学校挨着学校,别看两校之间连个围墙都没有,可两者暗地里的竞争早就不是秘密了。 不管是学术上还是每年的生源争抢,都不再是新鲜事了。 就是平时哪边做出了一点成绩,都会大肆宣扬一番,好像不这样做就会被对方压过一头似的。 近期津大可谓出尽了风头,学生们诚信捐款事件,在全国的高校面前大大的露了一回脸。 学术界正在激烈讨论,信用体系对国内经济的发展利弊时,他们津大就已经走在前面了。 学生都开始自发的进行实践了,还引起了全国各界人士的热烈反响。 就问你南大服不服! 津大占上风了那就更得趁热打铁,不会放过任何露脸的机会。 这次企业与学校合作共赢的事不就是一个宣传的好机会嘛。 就在这种情况下,津大的宣传计划新鲜出炉了。 这天上午,一位津大出身的副市长和津大一位副校长莅临了公司。 两位领导代表了政府和学校视察了公司,同行的还有青年报.大学生报的记着,与津城电视台的采访人员。 在薛文霞几个高管的陪同下,两位领导详细了解了此次贫困生的兼职情况。高度赞扬了他们公司的这种热心帮助大学生的做法。 领导还亲切的问候了兼职的贫困学生们,鼓励并肯定了他们这种自强自立的行为。 最后领导分别代表政府和津大,给公司赠与了锦旗和牌匾。 “津大优秀战略合作单位” “爱心企业” 这事当晚就上了津城的晚间新闻。 晚上七点十分,杨阳在食堂电视里看到了新闻播报,随着播音员声情并茂的播报着下午的采访情况,杨阳喜出望外。 他高兴的不是锦旗和牌匾本身,而是津大和政府从这件事表达出的态度,以及此事对公司带来的后续影响。 几天后,各方面的消息反馈回来,这件事虽然社会关注度并不是很高,但在津城的许多高校里却反响极大。 许多高校都听说了有这么一家公司非常关注大学生群体,也愿意帮助学校解困贫困生的实际困难。 这些高校都向公司抛出了橄榄枝。 到十二月底这段时间,陆续有不少高校都向公司发来了合作邀请。 仁大,商大,财大... 直到十二月三十号这天,南大的邀请也到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杨阳正在公司听高管们做十二月的总结汇报。 一听薛副总汇报这件事,杨阳就兴奋的连连说道“太好了!从今天开始,津城高校的大门,对我们敞开了!” 南大作为津城高校里的领头羊,现在南大都发来了合作邀请,这其中代表的意义非常重大。 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意义非凡。 只要维护好这些高校的关系,往后公司就不用再担心人才的问题。 政府的表态,也代表着公司在津城站稳了脚跟。 有了这次领导视察,寻常官面上的事就完全不需要担心了。 薛文霞感叹道“还是杨总您高瞻远瞩,没想到您从小小一次学生们诚信捐款的事,就能看得这么长远,再通过这次合作的事,转眼就把公司带到了另一番局面....” 丁雷也在一旁笑嘻嘻的说“要不是认识你好几年了,我都以为你会算卦了呢...” 杨阳说道“没那么玄乎,这个结果我也没有预料到,只能说适逢其会,意外之喜吧...” 虽然杨阳认为是意外之喜,可是大家都明白,要是没有杨阳一早发现这个机会,抢先一步与津大达成了合作关系。 那现在也不可能有这副局面。 刚才薛文霞汇报的公司十二月份业绩,吓了丁雷卫远达一跳。 公司十二月份的发展速度简直太快了。 新增客户一千两百多家,创造利润八百多万! 津城公司从无到有,再到现在整个直辖市的庞大市场全被公司拿下,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 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就是京城与周边的北方几个省份。 在月中的时候严士昭就已经带着先遣队去京城了。 一是给京城分公司寻找驻地,而是带领人员初步打开京城的市场。 公司下一步的重心就要往京城转移。 一想到公司的战略目标即将一步步实现,丁雷和卫远达就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