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网 > 牟明 > 第184章 私心

第184章 私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板升城的武装力量被称为巡卫,规模在三百人左右,是莫七亲手组建,交由心腹掌管的。    他这次随瓦剌大军西征,带走了数十人作为亲卫,不过仍剩两百多人。    “咱们可以同阿剌内外勾连……”砚书不服气道。    “此话再也休提!”唐僧猛地喝道:    “想那阿剌,不过是也先座下一条恶犬,岂敢违背也先意愿,交恶莫七,扶我等上位?    即便他胆大包天,或者一时痰迷心窍,等也先回军,我等也俱为齑粉。”    看着砚书有些不服气,却又无计可施的样子,唐僧叹了口气,“起来罢,地下凉,咱们之前不是说好了么,我做好我的傀儡,相机把丹儿送回中原。    让她成亲生子,做个普通百姓,让我唐家从此不再陷入腥风血雨之中。”    “我知道,老爷。”砚书声音有些哽咽:    “可我就是有些不甘心,这白莲教的基业,可是一直都姓唐的,如何就成了那姓莫的天下。”    “姓唐姓莫,又有何差异。”唐僧叹道。    谭蒙猜得不错,他实是唐赛儿后人。    如今在白莲教内却身份尴尬,名义上他是一教之主,大权却早已旁落到了莫七手中。    如今的他,除了传教,更多的只是个教派象征,知道的称他教主,不知道的,叫他长老、师父。    称呼什么的,他不在意,甚至就连教内的地位,他也不在意了。    说起来,莫七实是有功于白莲教的,他将在关内几乎被官府灭绝的白莲一脉,带到关外,还闯出了这大好局面。    尽管唐僧并不赞同与蒙人合作,直至如今也是这般想法,这有悖于本教反抗异族的传统。    想想元末之时,揭竿而起反抗暴元统治的,可都是白莲一脉。    但奈何关内环境恶劣,再呆下去的话,恐怕道统根基都会被毁,莫七建议出关传教,也是无奈为之,没想到却意外闯出了一番局面,就此奠定了莫七在教内的地位。    只是唐长老深知,同蒙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一个不好就是万劫不复。    他是唐家后人,又为白莲一脉奔走多年,为之献身倒不足惜。    唯一担心的,是唐丹这孩子,她可不能凋落在塞外,怎么也要回到中原。    为此唐僧甚至起了私心,想让这孩子成为普通人,找个好人家嫁了,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过完这一生。    是以唐丹身体底子虽好,但他却并不让其习武。    当然了,也有怕这孩子天赋太高,习武之后,仗着武力和自己的名声欺负他人的考虑。    每有新人到来,唐僧都会以传教的名义试探一二。    发展手下什么的不是重点,有莫七的人盯着,做不成什么大事。    重点是不信教之人,特别是商贾,但凡心性坚定,难以蛊惑的,唐僧都会特别留意。    唐僧并不指望自己能折服他们,就只是先示个好。    他的本意不过是能在这些人中找出几个,与之处好关系,待时机成熟,或可让他们带着唐丹返回中原。    凭他自己,还有砚书侍剑二人,是绝无可能做成这等事的。    即便板升城中还有十多个不为人知的手下,唐僧也不敢独自冒险行事。    人数太少,即便能出得了板升城,也难以逃脱瓦剌骑兵的追击。    唐僧的谋划,是打算暗中多多鼓动撺掇那些不愿留在此地之人,弄出个大乱子来。    然后让手下护着唐丹,趁乱混在这些人中,如此方才有可能逃脱也失八秃和板升城,顺利回到中原。    唐丹的身份在板升城内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唐僧尽管有些担心,但为了女儿今后的幸福,却也不得不冒险行事。    入关前需要应对的,主要是也失八秃和板升城这两处,其他人即便知道唐丹身份,也无碍大局。    入关后分道扬镳便是,即便被人xiele底,但只要逃脱朝廷鹰爪的追捕,找个地方隐姓埋名住下来,从此与白莲教不再相关,想必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周秦川一家三口,正是唐僧重点观察的对象之一。    “对了,丹儿呢?”唐僧不想再同砚书争执,这个手下始终有些不太甘心,总想着要把教内大权夺回来。    可自家事自家清楚,唐僧知道自己传教可以,但统合一个教派的本事却没有,况且他从心底里也不愿同蒙人打交道。    “圣女由侍剑陪着,去找那周氏一家三口去了。”    砚书也不再纠结,他是孤儿,自小由唐僧养大,并且教了不少本事,尽管不太赞同唐僧的决断,但仍是会服从。    “哦,这妮子,什么时候同那家人处得这般好了?”唐僧颇感兴趣。    “嗯……老爷,圣女是去吃那家人刚弄出来的叫做面包的吃食。”    唐僧一脑门黑线,自己闺女什么德性他十分清楚,本意是让她去与人打好交道的,可别弄巧成拙,坏了自己大计。    要想鼓动人闹出大事,自然得把这些人的脾气秉性还有真实想法摸个透彻,唐丹四下里晃荡是幌子。    真正窥探人的是侍剑,当然了,这也只是明面上的行动,暗地里另有人手去接触这些人的真实想法。    见唐僧神色,砚书知道他的担忧,安慰道:    “老爷放心,侍剑性子沉稳,对你的吩咐向来不打折扣的执行,不会亏了那家人的。”    唐僧想想也是,有侍剑在,那丫头闹不出什么乱子来的,当下笑问:    “那周家大郎弄出来的面包是个啥玩意儿,你吃过么?”    “不曾吃过。”砚书摇头道,“昨日才弄出来的,数量不多,只有他们的亲友才尝过,据说香味能飘出几里地去,听说今日就会对外开卖。”    “难怪丹儿会动心。”唐僧这女儿,鼻子比狗还灵,能忍到今日才去,已是难得了。    唐僧想了想,又问道:    “周大郎这买卖,会不会惹上什么麻烦?”    老实说,唐僧心里也拿不准周秦川的买卖有麻烦的话,对鼓动他出逃也失八秃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