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何园的花园中畅快的聊了一会儿,纷纷起身,准备继续在这古雅的园子里好好游览一番。
这2月初的何园,寒冬的气息还未消散,园内一片静谧。虽不见春日的繁花似锦,夏日的荷香阵阵,秋日的层林尽染,但冬日的何园却自有一番古朴宁静之美。他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回廊漫步,廊下的红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晃动,为这清冷的园子添了几分暖意。廊壁上的漏窗将园中的景色巧妙分割,透过这些漏窗,能看到远处的亭台楼阁在淡淡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墨的山水画。
来到玉绣楼前,飞檐翘角在冬日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醒目。听着导游讲述何家往昔的故事,众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年代。接着,众人又踱步至片石山房,那出自石涛大师之手的假山,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更添了几分空灵之韵,让人不禁对古人的匠心独运赞叹不已。
不知不觉,日头渐渐西斜,众人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走出何园大门,饶毅教授提议:“我听说扬州市正在举办一场生物育种科技展,明天正好有空,咱们一起去看看?” 这个提议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好奇心,众人纷纷点头,约定好第二天一同前往。
习五一研究员与张新鹰研究员对视一眼,习五一研究员说道:“虽说咱们是研究社会科学的,但对生物育种这类自然科学也颇感兴趣。这样吧,咱们明天也去看一看,不见不散。”
一旁的周小平也来了兴致,忙不迭道:“好啊,好啊,正好见识一下这些年我们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发展成就。”
第二日,正是2月10日,天刚蒙蒙亮,众人就齐聚在科技展馆外。张启、饶毅、赵亚夫、周小平、刘亚东、潘建伟、张洪林、习五一、张新鹰、施郁,悉数到场。
此时展馆外已排起了长队,很多人怀揣着对科学领域的期待,随着人流缓缓进入展馆。
张启眼睛陡然一亮,一眼就瞥见门口那位正和旁人热烈交谈的儒雅中年人。他高兴的声音都高了几分:“快看,那不是扬州大学的刘巧泉教授吗?”饶毅和赵亚夫闻言,忙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定睛一瞧,还真是刘巧泉教授。几人脸上瞬间涌起惊喜,脚步匆匆地快步上前。
就在这时,刘巧泉教授恰好回过头,一眼便看到了他们。他脸上绽出灿烂的笑容,脚下步子加快,大步迎了过来,语气里满是激动与热络:“哎呀,太荣幸了,咱们这才没多久,咱们又见面了啊。我可太高兴了!”
大家先是一番热络的寒暄,互相问候近况。聊了几句后,刘巧泉教授主动介绍道:“这次生物育种科学展览,是扬州市科协和扬州大学联合办的,我也参与负责,算是这次展览的负责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