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叶同志!有了这些东西,哪怕苏毛人撤走,咱们华夏也不用担心空守宝山无法开采了!”
“事不宜迟,现在我就着召集大家过来。”叶潇男开口道。
很快,收到消息的工程师们放下手头的活,赶到了叶潇男这边
见人到的差不多了,叶潇男直接开启言传身教,现场讲学,教工程师们设备原理。
叶潇男利落地将图纸在长桌上铺展开来,用镇纸压好四角,原本散落在车间各处的工程师们见状,立刻围拢过来,不少人轻车熟路的从工具柜里翻出布满划痕的笔记本。
“大家先看风动凿岩机的结构图。”叶潇男用粉笔在黑板上勾勒出轮廓,指尖划过图纸上标注“冲击机构”的区域。
“苏毛的YT-23型凿岩机核心在于活塞的高频往复运动,每分钟能达到2000次冲击——但咱们现在的问题不是造不出活塞,是搞不清气路循环的原理。”
他忽然从公文包里摸出个铁皮罐头盒,用剪刀在盒盖上戳出几个孔洞,又抽出半截自行车内胎套在盒口,“看好了,这是气缸,这是进气阀。”
说着,叶潇男将罐头盒倒扣在图纸上,用拇指按压内胎模拟活塞运动:“当压气从进气口进入时,活塞被推向后端;到达临界点后,气路换向,活塞高速前冲击打钎尾。”
罐头盒随着她的动作发出“咔嗒”声响,围观的年轻工程师们眼里泛起光亮——有人突然举起扳手敲击铁架,模仿冲击声,引来低低的笑声。
“别笑,原理就藏在最简陋的东西里。”叶潇男用袖口擦去额角的汗珠,又拿起电铲图纸严肃道,“WK-4型电铲的回转机构,苏联人用的是圆锥齿轮减速器,但咱们的齿轮加工厂连磨齿机都没有。”
他忽然瞥见远处一个工人抱着的铸铁缸体试件,眼睛一亮,“把你那块废料给我!”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叶潇男已用粉笔在缸体断面上画出齿轮啮合图。
“没有磨齿机,咱们就用‘配研’法——先铸出粗齿,再让两个齿轮对咬着转,通过涂色法找出高点,手工锉修。就像给鞋打样儿,先做出一只,再比着做另一只。”
他的粉笔在缸体上留下细碎的白痕,宛如在粗糙的岩壁上开凿光路。
这时,后排忽然有人举手:“叶老师,破碎筛分设备的耐磨衬板,咱们用高锰钢还是白口铸铁?”
“问得好!”叶潇男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两条曲线,“高锰钢适合冲击磨损,比如颚式破碎机的动颚板;白口铸铁耐切削磨损,更适合振动筛的筛板。但咱们现在高锰钢冶炼温度不够……”
他从裤兜掏出个皱巴巴的纸团,展开后竟是张炼钢炉改造草图,“昨晚我在宿舍画了个土办法:在炉口加装水冷套,用废旧钢轨做增碳剂,或许能把温度提到1450℃以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