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96章 来自恐怖之王的启示

第296章 来自恐怖之王的启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以斯蒂芬·金每年至少出一本书的高产量来说,不可能部部都好,但是他写得再烂,销量打底都是200万部起。所以早在1987年,他的《黑暗塔II》就创下了首印100万部的记录。

某种角度上,JK·罗琳都不如斯蒂芬·金——毕竟她还没有在《哈利·波特》系列以外证明过自己的市场号召力。

仅从销量来看,张潮有向斯蒂芬·金靠拢的趋势。他现在哪怕写纯文学作品,国内的“死忠粉”们也会直接爆卖大几十万册。

好多读者,这辈子买的“纯文学”作品,除了张潮,也没别人了。

所以这两人都没有解释原因,更没有唱什么“作家就是要坚持信念”的高调。

许蕊雅作为职业翻译,又是“午夜潮汐”的员工,早对张潮的销量麻木了,倒没有什么太大感觉;但是一旁做记录的苏珊看懂了两人的默契后,内心别提多羡慕了。

她现在给多家报纸供稿,每个月的收入大概是1万美元,交完税也是妥妥的中等收入阶层。现在她已经不用在布鲁克林的黑人区租阁楼了,而是搬到了体面一些的中产社区。

在美国吃“文字饭”这个普遍收入偏低的圈子里,她已经可以挤进前10%了。

但是和同为靠文字为生的斯蒂芬·金、张潮相比,苏珊的年收入,折算下来大概只相当于他们几页稿纸的版税。

想到这里,苏珊的笔一颤,记录得更认真了——一个张潮赏识她,就已经让她从阁楼搬进了公寓;那如果斯蒂芬·金也赏识她呢……

苏珊内心对张潮更是感激涕零了,另外还忍不住偷偷联想——要是,要是当初“色诱”张潮成功了呢……

张潮自然不知道苏珊此刻的内心戏有多丰富,完全沉浸在和能“呼应上”的前辈作家的交流里。某种程度上,斯蒂芬·金可能比王蒙更理解自己,毕竟两人作品的畅销,都是市场化的结果。

趁现在两人聊得正好,张潮问出了今天第一个关键的问题:“斯蒂芬,我一直很好奇,是什么促使你一直创作恐怖。把读者‘吓到’,究竟有哪些迷人的地方?”

斯蒂芬·金先是“呵呵”一笑,然后道:“迷人的当然是出版社的支票……”

张潮笑道:“Come On……斯蒂芬,你知道这个答案骗不了我!”

这时候斯蒂芬·金才反问道:“你认为恐惧是什么?”

张潮沉思了一下,道:“恐惧是人类最本能、最根源的情感之一,优先于爱、恨、悲伤、好奇……”

斯蒂芬·金继续问道:“还有吗?”

张潮又想了想,道:“恐惧来源于人的生存本能,是人类躲避危险、保存生命所必要的情感——所以它甚至不是一种情感,对吗?

它是刻在几乎所有生物基因里的行为意识。只要有意识的生物,都会在基因的驱动下,远离或者消除让自己恐惧的根源。”

斯蒂芬·金这才点点头道:“这就是‘恐惧’让我着迷的原因。恐惧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本能反应,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生存机制。

即使我们仍然把它定位为‘情感’,那它也几乎是优先级最高的一种。无论爱、恨、悲伤、好奇……在我看来,都是围绕着‘恐惧’而生。

我们因为恐惧孤独、恐惧被更强大的外力摧毁,所以要用‘爱’去连接不同的个体。

我们因为恐惧失去,恐惧被抛弃,所以才会产生‘恨’,作为一种防御机制,试图通过排斥和攻击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张潮略有所思地道:“我们因为恐惧未知和不确定性,所以才会有‘悲伤’,它让我们在失去或面对困境时能够释放情感,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调整。

‘好奇’也是如此——它基于一种想要克服恐惧而产生的情感。”

斯蒂芬·金微笑道:“你很聪明。”

张潮内心此刻无比欣喜、满足。任何作家想要从“底层”构建人物、构建人物的行为逻辑,让人物显得真实、可信,必须对人类内心依从的情绪动力,有深刻的理解。

而对于“恐惧”这种情感或者情绪,有几个人比斯蒂芬·金了解得更加透彻呢?他只用了三言两语,就把张潮创作思维的一处盲区给点亮了。

张潮感慨道:“原来您写‘恐惧’,不是为了吓唬读者,而是为了激起他们内心其他的情感反应。”

斯蒂芬·金点点头,忽然说道:“你知道吗?我做过一个小调查,我的忠实读者的自杀率远远低于美国的平均水平,并且这是综合考虑了种族、阶层、收入、性别等情况后,得出的科学数据。”

张潮一愣,问道:“为什么?”

斯蒂芬·金道:“很奇怪吧。我的充满了死亡元素,但并没有让我的读者死得更多。”

张潮思索了一会儿,道:“是因为他们在您的中,不断被激起强烈的、复杂的情绪,这样负面情绪也同时被宣泄掉了……”

斯蒂芬·金摇摇头,道:“这个解释太‘文学化’了。人恐惧中会下意识地释放肾上腺素来克服恐惧,这是一种逃离机制。

而肾上腺素‘退潮’的时候,人会感觉到放松、愉悦,这是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和催产素在安抚身体。我的读者经常被这样反复‘安抚’,自然不容易自杀。

我确实是在为支票写恐怖——为了支票上的金额不缩水,我得保证读者们活得比吉米·卡特还要长。”

这个笑话成功逗笑了所有人,包厢里的气氛又松快、活跃起来。

张潮笑道:“想不到看恐怖比天天吃水煮西兰花还要有用!”

斯蒂芬·金道:“如果让我天天吃那玩意儿,大概两周我就会学海明威,用霰弹枪崩掉自己脑袋。”

张潮内心的第一个疑惑得到了解答,但是他想问斯蒂芬·金的可不止这个问题,看气氛这么热烈,他顺口就问出了另一个问题:

“斯蒂芬,我知道你还写很多充满救赎和悲悯意味的,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比如《绿里奇迹》。这些作品的动机应该不是‘恐惧’吧?

你是怎么平衡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内容的?或者对你来说,《肖申克的救赎》与《绿里奇迹》才是内心最想写的作品?”

听到张潮的话,斯蒂芬·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当中。

(两更9000字结束,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